崇尚科学,不能崇尚忽悠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5-10-22浏览次数:113

    屠呦呦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,又引起了社会上尤其是学术界新一轮的关于诺奖的热议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争论的焦点不再是我们何时才能拿诺奖,而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出大师。其实,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,并非是看个人素质的高低,而只看某项特定的工作对社会的贡献,是奖励成果,而不是奖励个人终身成就。从这点上来说,并不是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奖得主,而是中国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要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。获得诺奖,除了个人努力的因素外,还受社会环境、时代发展、研究领域和方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。

  我们有必要仔细分析一下诺贝尔奖。诺贝尔奖分为生理学或医学奖、物理学奖、化学奖、文学奖、和平奖以及经济学奖共6个奖项。其中,化学奖、物理学奖、生理学或医学奖,这三类奖是学术界公认的高标准,其他则未必就是最好的。被学术界公认的高标准的专业类奖励有很多,像菲尔兹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,还有计算机领域的图灵奖等等几十个奖励种类。做科研的人如果能够获得这些殿堂级的奖励,都是很高的荣誉,受到行业的尊崇。

  诺贝尔奖还有几类,比如文学奖,和以上三类高标准的奖项比起来,就显得逊色许多。文学奖评选出来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高级别的文学作品。因为全世界没有统一的文化,文学有其自身的区域局限性。纵观近些年来获奖的文学作品,大多数都是伤痕文学,描写人性,以悲惨的故事为主线,展现美好的东西并不多。再比如和平奖,更多的是有政治因素在里面,倡导所谓的普世价值观,多是带有西方价值观成分。比如经济学奖,也并不像物理学奖、化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学术界有那么高的声誉。北大教授林毅夫介绍说: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向全世界1500名左右经济学家发出诺奖提名邀请,包括已获得诺奖者、北欧大学经济院系的教授等。其中大概有一半经济学家提名自己,每年被提名的经济学家很多,得到提名人数最多的也只有20票左右。诺奖委员会再根据得票最多的前五名进行独立的评选。可见,经济学奖带有局限性,更多的是学派或地域之争,而且提名的范围不广,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提名,大多是学生提老师,是带有利益色彩和情感成分的。此外,经济学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科学,可能受文化、受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比较大,而且它只是一个统计出来的、预期的、猜测的结果,其背后并没有可靠的理论支撑。从以上诺奖的分类和设置情况看,诺奖的评选也有其局限性的。

  学校教育以传授知识,培养人才,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,不应把培养诺奖级的大师作为教育的目标。因此说,让我们的学校教育以培养大师为目的,根本是无稽之谈。没有学校的年代,照样会有大师出现。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考虑人的终身发展,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,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。与这些基本素养相关的,我们恰恰要坚决反对与之相反的“忽悠之风”,警惕学术界的“忽悠”现象。在国家经济腾飞时期,人心浮躁扬起。经济领域的大忽悠司空见惯,并逐渐发展到科技与经济领域相结合的忽悠。

  前几天在一个县级市开会,市领导声称在他们市域内工作的有两个诺贝尔奖、多少位院士、长江学者、千人计划人才等等;大学校长都在忽悠他们学校有多少位院士,有几位是真正在你们学校长期工作的?忽悠他们学校有多少名留学生,到底有多少是真正注册读学位的?有的院士也到处挂名,咱都到院士水平了,不忽悠行不行?

  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,要有崇尚科学的精神。崇尚科学,不光是要追求多么前沿的技术、取得多么顶尖的成果,更要有科学的精神,戒骄戒躁,不急功近利,不忽悠。崇尚科学,对于个人来讲,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,脚踏实地,不浮躁,用科学滋养道德、铸造人性,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;对于整个国家来讲,是要以科学的精神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,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,推进全社会的健康文明可持续发展。我们崇尚科学,不崇尚忽悠,意味着我们的科研人员要脚踏实地,坐得住“冷板凳”。无数事实证明,“忽悠”者也许会得一时之逞,但其假面终究会被撕下,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。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忽悠,就有可能引发学术丑闻,身败名裂;对国家的科技计划、科研项目忽悠,就会阻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,给整个国家的学术声誉带来恶劣影响。如何不忽悠?对于个人来讲,要将科研中的真实数据和成果公布出来,不弄虚作假、不抄袭剽窃;对于国家来讲,要将我们科研的真实水平公之于众,像“863” 等科技计划成就到底如何,“神舟工程”“探月工程”等大型的国家工程,要让老百姓知道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大。诚然,崇尚科学,不忽悠,除了依靠科研人员“自律”,提高科研人员自身的科学素养外,“他律”也很重要。要改革不合理的、过分功利化的评价方式,建立分类、开放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技评价体系,规范科技奖励制度,营造宽松的、公平的科研环境,培育崇尚科学、不崇尚忽悠的土壤。(责任编辑薛姣、陈志文)

版权:开云手机官网入口(中国)官网 鄂ICP备18024551号-1鄂公网安备42011502000994号